如何摆脱支付宝“集福”带来的“营销抽离”

除夕夜,用一句话预测叫“前方高能,红包,手慢无”,但是今年应该换成“前方敬业福,2亿,手慢无”。
支付宝开启的“集福”活动,已在除夕前夕掀起关注的“巨浪”,连微信朋友圈也未能幸免, “巨浪”同时也在冲击着商家的关注度,没有关注度就没有流量,没有流量何谈转化,这或许叫某种“营销抽离”吧。
每每节日,各互联网巨头不是搞营销,就是搞“卖货节”,像今个的“集福”,去年的阿里“双十一”。对于企业来说,趁火打劫沾点营销热点到不为过,但是面度用户如此高度聚焦的注意力,和企业的集中促销,对于品牌不是太知名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。
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这类企业其实可以从3个角度,使用电子邮件应对这类危机,注意,前方高能,提早收入囊中。
同一种困境
知名品牌具有较高品牌属性和固定的用户,伴随着节日的到来,用户会主动奉献其流量,反观其他品牌,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营销经费和精力,和知名品牌、BAT抢夺关注度流量。
这么看来,除了Top前几的品牌外基本都处在同一困境下,这样就很好的把问题分解,其中有两个策略可以有效摆脱这样的困境。
爆品策略。首先要明确一点,不能因为获取流量就要无上限的去做营销,也要看ROI,其实这个时候好策略比钱更有效果。
有限的用户关注度下,我们需要一款爆品(或者痛点功能做宣传)来带动企业企业产品,因为只有聚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节日营销中胜出。
相反,同时主推好几款产品,每个产品又会分散原有较少的注意力,这样带来的转化效果会很差。
平时连接。谚语说的好,“平时肯帮人,急时有人帮”,在平时做好用户的关怀,和用户建立一种惯常的联系习惯,即便是外面的世界再风起云涌,用户也会按照往常的习惯去访问你们的网站。
这里有两个技巧大家可以关注下。第一,通过建立EDM生命周期,来提升对客户的关怀;第二,对于这种联接保持固定的频率,因为只有让用户形成了一种联接习惯,用户的流量才能成为你的真正客户。
移动端的破题
进入2016年,各家对15年的报告都免不了提到移动端的趋势,2015年双十一手机端销售额占比已经远超PC端,这也就是说,未来一定是移动设备的天下。
这对我们应对节日营销有何关联?手机端和PC端的最大区别是用户数据更加丰富,从地理位置,到使用习惯等都可以通过相关的广告平台挖掘到,这为我们开展精准营销铺平了道路。
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终端,而是连接线上和线下,连接实体商品和虚拟体验的中枢,而且他还是完成订单的最终环节。
面对节日营销,EDM的多终端内容自适应编辑要做好,这是一个最起码的用户体验基础。
另外邮件可以作为一个内容跳板把流量引导至手机端或者app,这里就需要我们适当通过手机二维码做引导。
最后也是最关键的,记录用户在节日期间的相关移动端数据,为以后的节日营销策略开展积累有效数据。
整合营销和检验
虽然EDM邮件可以最大化的挖掘用户的价值,但是在节日期间还是需要其他渠道的有效的配合。比如使用微博活动互相导流,Push和EDM的搭配,都是有效提升节日营销的方法。
另外效果验证环节要格外重视,我们做的任何营销都是基于某些数据或者调查开展的,其有效性需要后期的验证,通过AB测试或者灰度测试,可以很好的将营销风险控制到最低,保证效果最大化。
写在最后,一般看来节日营销是企业增长的爆发点,但是现如今的商业环境已经托不起没有在平时下功夫的企业,临时抱佛脚的营销模式,只能让企业喝点别人吃剩下的汤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聚焦优势,打通移动端,整合现有渠道是企业打破这种不利的局面的重要策略,当然最主要的是功夫用在平时。

更多文字教程